2020年1月17日

近況 - 2020

好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,一開始寫這部落格是一個同事建議我把FB上的病情記錄下來,放在部落格上比較容易被Google算法找到,也許茫茫人海中會有人需要這些資訊

所以記得一開始除了想要紀錄病情與當下心境,其實也想要幫助一些還在病情初期需要詳細資訊的人,沒想到就這樣也還真的認識了幾個病友,也加入了一個FB社團想做一些貢獻,算是意外的收穫。

關於近況呢,老實說很不錯,應該說算是這兩年最好的一段時間。在半導體業,身體不好還真的很難撐下去。

2016年做完腰椎錐間盤手術到現在,忍過初期的那段恢復期,慢慢習慣後,脊椎好一陣子沒有劇痛了,也不再有睡到痛醒的情形。

而眩暈的部份,2017年開始SSP後,眩暈慢慢收斂到可以勉強恢復可自行開車上下班的狀況,雖然偶發性的會有眩暈發作,頻率與強度都在可接受的範圍,而我也按照Stephen Spring的建議,積極的處理舊牙套內牙根尖發炎的情形,花了不少錢打開牙套重作顯微根管也重作新的牙套,慢慢撥時間處理到現在,也只剩一顆臼齒還沒做。雖然沒有證據說眩暈跟牙根慢性發言有關聯,但我總覺得積極去處理身體慢性發炎對身體健康總是好的。

說到慢性發炎,看了一些書,有一段時間也嘗試理解"腸漏症"與"腸腦軸線"的概念,做了慢性過敏的檢查(IgG),發現自己對某些食物有慢性過敏,所以就慢慢避開這些食物,開始吃一些對腸道有幫助的益生菌。同樣,沒有證據顯示眩暈跟腸漏有關,但正視這些飲食習慣的問題,調整腸道菌種 也總是不錯的。

而這些事情也不是說做就做 做了就會看到效果,而是有恆心有耐性有紀律的慢慢做,身體狀況是不會騙人的,有什麼慢慢的改變 這些感受自己最清楚。

那為什麼說最近的狀況是近期最好的呢,其實一直到2019年,眩暈還是維持某個頻率每幾天就來一次,但強度勉強算是吃止暈藥可以維持工作開會等等。但2019年底,因緣際會李丞永醫師又聯絡上我,把懶惰的我叫去台中安律診所一趟,他說他離開慈濟以後一直有記得我的事情 (真是感動,因為我也才去慈濟門診兩次),所以我就又厚著臉皮去找李醫師幫忙,不意外的當天在診所點滴治療就睡了個好覺,更神奇的是,說也奇怪吃了這次李醫師的藥以後,我平常不離身的止暈藥就很少有機會拿出來吃了。現在也是維持吃李醫師的藥,持續觀察中

那如果有人問我推不推SSP,我一樣是不推,因為真的是太貴了,即使當時也許是歸功於SSP把我從休兵狀態推回工作崗位,但我真的無法推薦任何人去跟這位老兄接觸,他貴就算了人又怪,連話都沒辦法好好講。(我這就不透露花多少錢了)

李醫師就不一樣,會殷殷切切關心你,可以聽你說話半小時再為你調整用藥的配方。他說他小小的診所裡,看盡人生百態,管你是達官顯貴販夫走卒,遇到耳鳴眩暈一樣是志氣消沉抑鬱寡歡,而他就聽這些病人說著這些人生故事久病纏身,說著. 聽著,這些病人就都帶著滿滿的充實感離開,也會懷抱著希望回到這個診所

而有時候我覺得,人生活著不就只是為了一個希望嗎

Lixu 日記 2021/02/2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 的 第一篇做文. ▶️.       ®️   今天我終於擺脫我的寒假作業了 ,我好開心, 我打算下午要去溜直排輪. 噢對了!這是我第一次寫日記喔!好啦!我要繼續講了: 如果阿麵去上學 ,我就可以看鬼...